成人的教育总结(必备3篇)
成人的教育总结 篇1
按照学校对各年级实施自成教育的要求,初三在进行了自信成功、自强成才两个阶段的教育之后进入自律成人的教育。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习任务重这一现实问题,这一学年来我我们xx级三班的班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予以小结。
1、继续建立学生的各种档案。
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精心备战。其内容有:基本情况,特殊类型,当前表现,帮教措施,违纪记录,进步记录,成绩对比等内容,学生可塑性大,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效果最佳。确定特殊生对象,教育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确保特殊生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2、建立谈话制度。
谈话是与学生最好的沟通。承包教师和班主任要针对特殊学生每周的具体表现,分别对他们进行有的放失地耐心细致的谈话,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及时地批评,并做好记录。同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危害,校正他们主客观的狡辩,促使他们提高对犯错误的认识,并且对他们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制约他们的行为规范。谈话内容是否切中要害,是否真切,谈话时机是否最佳,这是特殊生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3、建立激励机制。
人与人需要理解,能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脉搏、懂得他们的情绪变化,这是我们做好特殊生工作的内驱力。我们老师要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特殊生的闪光点,从学生的爱好入手,经常激励他们。每个学生都是要上进的,特殊生也不例外,而且对特殊生来说,他们的进步更需要老师的激励。激励是一种动力,特殊学生的激励需运用得当,否则将是事倍功半、适得其反。针对特殊生每天的纪律反馈,及时地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对不足之处,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尽可能多表扬、少批评,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良好的榜样去引导感化,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班主任要在班级中给予表扬,使这些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进步的决心。同时,加强与特殊学生的家长的联系,把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进步表现及时向家长汇报,以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学生的最佳合力。班主任视特殊学生的反馈情况,根据不同阶段、时期的表现、教师的反映,个别特殊学生的确进步了,而且相对较为稳定,就解除对其的帮教,让其回到班级,融汇在班集体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从而激发特殊学生积极努力,改正错误。
4、调动各种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氛围。全面落实自律成人教育机制。
师生参与,家校配合,全心打开“包围战”。转化特殊生依靠班主任孤军奋战,难免势单薄,顾此失彼。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各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教师全员参与,以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配合,人人身上有担子,为转化特殊生各显神通。二是发挥班集体作用,以班委为核心,结成一帮一对子,促成正确舆论导向和风气的形成。三是与特殊生家长密切配合,主要通过电话联系,共同关注特殊生的表现。
5、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诚心打好“攻心战”。
大凡特殊生常常遭到家庭和同学的冷遇,很少得到别人的温暖,即使没有明显的不良的行为,一般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待特殊生,要倾注比对其他学生更多的爱心,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依托,是沙漠中的绿洲。教师的爱是无私的爱,广博的爱。教师的爱可以弥补家庭的缺陷,使学生感到温暖。切不可在公共场合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那样他们会和你形成对立,经常会和你唱反调,你的很多工作就没办法开展,更严重的还会带上一帮中等生一起和你唱反调,那样你在班级中的地位就开动摇了,学生在心中就会默认你是一位没有威信的老师,这时你做再多工作都是徒劳了。
虽然这学期的自律成人教育工作起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了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亟待改进的问题:
1、家校联系的力度还不够。
2、学生的“攻心战”还没有打好。
3、学生的谈话机制还做得不够细致。
针对这些不足,在下期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正:
1、进一步提高教育方式方法,讲究教育艺术。
2、进一步加大家校联系的力度,更好的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做人的灵魂美德培育工作,教师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这学期工作结束了,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的任务还没有终止,我将不断提高自我,吸取经验和教训,把自律成人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成人的教育总结 篇2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学期,忙碌而愉快。本学期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园里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思想品德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教育工作
在教学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备好每一节课。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了解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地参加公开课和各种竞赛活动。多看对业务有帮助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每月撰写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认真领会了新《纲要》精神。
4、认真填写周、月计划及各种表格。
5、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做到有分析、有目标、有记录、有反馈。
6、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保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1、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2、做好了班级园舍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上无灰尘、纸屑,窗明几净。
3、严格卫生保健制度,按制度要求给各种玩、用具认真地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保证了玩、用具的卫生、安全使用。做好疾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工作。
4、强化幼儿健康意识,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每天做好晨、午检记录。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破坏性行为,教师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随机教育。
6、经过班级各位教师的共同配合,幼儿的身体及健康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2、在晨、午检时还要严格检查,不让幼儿带不安全物品入园。
3、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家长工作
1、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我充分利用了上学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
2、使用家园联系册、电话多种形式进行访问。这使我更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使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能促使我跟家长的相互理解,使关系更密切。
3、让家长参与到我的工作中。
4、积极与家长联系,随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更好地做到家园同步教育。
5、与家长进行了密切沟通,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保教任务和科学育儿知识,提高了家长、社会对幼教工作的了解与认识,配合幼儿园做好保教工作。
总之本学期非常忙也非常累,收获当然也不小。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及业务素质,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幼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幼儿常规教育,注重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并与家长密切联系,实现家园同步。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共同确定教育活动主题。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及业务素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成人的教育总结 篇3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七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6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振华、周云磊两位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教育七十年成就电视化研究与实践》。在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梁振华、周云磊分别担任总撰稿、执行总撰稿工作,在广泛调研采访、多方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预定任务。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