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演讲稿800字高中(推荐3篇)
弟子规演讲稿800字高中 篇1
《弟子规》是一本讲述了孝礼德的文化瑰宝。“孝”即为孝顺,孝敬。“礼”为礼仪,而“德”即为美德,道德。如能将这本书读透,就能提高人文素养,培育民族精神。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虐待”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父母老了,没有用了,为什么要孝顺呢?这个观点正确吗?不!李密的《陈情表》中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鸟鸟私情,愿乞终养。”没有你的长辈,又怎能有今日的你!晋成公绥《乌赋序》夫乌之为瑞久矣,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乌鸦尚有反哺之情,何况人呢?只有能孝顺父母的人才叫一个有良心的人!“万事孝为先。”不孝顺,岂能成大事?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天再痛苦万分,追悔莫及。
有些人说了:“我的父母对待我很不好,还要孝敬他们吗?”当然,《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舜在小时候处处受到父亲和后母的迫害,但依旧十分孝顺,最终尧把国家禅让给了舜。《老子》第十八章也说到:“六亲不和,有孝慈”所以,无论父母是否对你好,你都要孝敬他们。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中国向来是一个懂礼仪,爱面子的国家。所以我们要从小学礼,将礼貌这颗种子埋在我们的心灵里,终有一天,礼貌这朵花开放了,你就必将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德,即为美德,德分为“仁义忠恕孝悌礼信。”孝,礼已于上文说了,另外几个我来一一介绍。“仁”,即为对人亲善;仁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另外,孔子的儒教所推即为“仁”。“义”,合乎正义,仁义。“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忠”,忠诚正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恕”,宽恕,原谅。“悌”,敬爱兄长。“信”,讲信用,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在《弟子规》这册书中,主要讲了以上六点的“仁“悌”与“信”。“果仁者,人多畏”,首孝悌用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等等句子都有提及这三点。其余三点也都有提到,只不过较少。此外还有善,善良;谨,谨慎等众多美德供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以《弟子规》为明镜,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保持或改正。从《弟子规》这短短的几百个汉字,却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忠恕孝悌礼信。还能讲的方方面面俱全,不可不谓一本青少年必读读物。其中包含着太多太多的道理,能给予人很大的启发,给予人新的生命。
《弟子规》是一本中华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其精湛,简练的语言和其中深刻的道理,使这本是成为神来之笔。此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通俗易懂。它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因清代与现在相隔年代很近,所以《弟子规》不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深奥,使其更加大众化。
一书难求,一好书更难求。我们要珍惜学校给我们读《弟子规》的机会,感谢读弟子规的机会。当然,光读是没有用的,只有真正理解,真正明白,真正做到才可以。就像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说的:“知行合一”。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将《弟子规》读懂了、透了就是我们未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读《弟子规》,让我们品味国学经典,树立正确观念,学会做人道理,迎接美好未来!
像《弟子规》这样的书,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吗?
弟子规演讲稿800字高中 篇2
在我的“书库”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书。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经典作品。如:《三字经》、《百家姓》、《水浒传》、《西游记》……我都非常喜欢看。但我感触最深、最喜欢的书,还是《弟子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还得从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说起。那时候我只知道《三字经》,不知道《弟子规》。有一次,我看到《三字经》书背后有许多同系列的经典书籍。当我看到《弟子规》的时候,就很好奇地问爸爸:“‘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啊?”爸爸说:“它和《三字经》一样,也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古时候的学生就称为“弟子”,“规”就是‘规范、规矩’的意思。”
后来我就去书店买了这本书,认真地阅读。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如:“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告诉我必须要劳逸结合,不能死读书。否则是不会有成果的。还有“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告诉我读书要用心去想,仔细去看,专心去读。又如:“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让我明白了借用别人的东西,应先征得别人的同意,不能不说先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经典作品让我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明白了许多道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阅读更多的书,做一个有用的人。
弟子规演讲稿800字高中 篇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每当坐在教室里读《弟子规》读到这句话,我就会想去那一天……
我正坐在客厅上美美地吃着薯片和看电视。“小斯,你快点去帮我买盐,我要做饭。”一道扫兴的声音传了过来,妈妈道。“妈,我要看电视,正精彩着呢!你自己去,反正就在楼下。”我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你这孩子,我一下班就要赶去买菜做饭,我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叫你去买包盐,怎么了?快去!”妈妈怒道。“我就不去,你累我不累啊!我也学习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写完了像山一样的作业,看会电视,还要被你差遣。”我把头撇到一边说。“好你翅膀硬了是吧!你不去!有种!今晚别吃饭。”妈妈气得脸都白了。“不吃就不吃。反正我也不想吃你做的破饭菜,一点也不好吃,哼!”说完,我头也不回地回到房间甩上了门。
在上学的路上,“死小斯,笨小斯,你干嘛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干嘛跟老妈赌气不吃早餐?”我一边拍着肚子一边埋怨自己。“唉……肚子好饿啊!”
“小斯,你今天看起来怎么这么没精神,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发现了我的不对劲,问道。于是,我忍着肚子饿跟老师抱怨着。
老师听清这件事后,拿了一本《弟子规》给我说:“你先看一下这本书。这是学校新增书籍,每日必读,你先回去读读看。”“好,谢谢老师!”我忍着心里的疑问道。
出了教师办公室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弟子规》来看,没想到,一翻翻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起先,我还没知道意思。视线一移,我呆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悠悠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我应不应该跟老妈道歉?唉……真烦啊!怎么办,我怎么跟她说啊?弟子规真是说得对极了,昨天那件事确实是我不对。我该怎么办?”我抓着头发很苦恼地想。“笨小斯,你可真笨!昨天干嘛不去呢?现在该怎么收场?老妈生气了?唉……”我埋怨着自己。“不理了,死就死吧。”
“妈,对不起,我错了…”见妈妈下班回来,我横着心去了,跟妈妈道歉。原以为会迎来一段臭骂,可是没有,妈妈只是微笑地看着我。
从此,我会时刻铭记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