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范文(推荐3篇)
2024年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范文 篇1
一、活动主题
今年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为Right to health),意在说明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防治艾滋病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也需要全社会和每个人贡献力量,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共同努力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
三、活动组织
四、具体活动安排
(一)媒体宣传活动。利用市内各类媒体宣传优势,扩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面,提高公众防治知识知晓率,进一步倡导全社会反歧视氛围。
1.活动内容。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即日起开设宣传板块、专题,播放、刊登艾滋病公益广告、防治知识,宣传报道市内相关活动及其他艾滋病相关节目。
2.任务分解。
市委宣传部:负责安排部署市内新闻媒体、网站、公共微信平台、客户端开展相关宣传,跟踪报道、深度报道等。
市重疾办、市卫生计生委:负责提供宣传要点,安排、组织、协调、督办有关工作。
xx日报:负责在活动期间确保累计不低于1个版面的艾滋病防治公益广告、刊登艾滋病防治宣传作品征集活动,确定专人跟踪相关活动的采访报道。“世界艾滋病日”(下称“12.1”)当天应刊登不少于半版公益广告。公共微信平台、客户端同步刊登。
xx晚报:负责在“12.1”期间确保累计不低于1个版面的艾滋病防治公益广告、开设专版,专栏内容应涉及疫情进展、防治政策、咨询检测、治疗干预、预防反歧视等相关知识,确定专人负责采访报道。“12.1”当天应刊登不少于半版公益广告。微信、客户端同步刊登。
广播电视台:负责播放防艾公益广告,并增加宣传频次,确定专人跟踪相关活动的采访。“12.1”当天新闻前后应有公益广告,新闻节目中应有专门内容。
新闻网及其它市内综合网站:负责开设防艾宣传专题,首页有横排广告,及时刊登相关活动信息。
xx市卫生计生委微信平台:负责开设艾滋病防治宣传作品征集活动专题,涉及活动报名、投票评选等环节的实施。
(二)公共场所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娱乐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公众关注艾滋病防治知识。
1.活动内容。12月1日上午,社会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在本单位附近、社区开设咨询点,开展艾滋病、性病等现场咨询检测,发放安全套及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开展问卷调查,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自愿咨询检测的意义,推广安全套使用、促进高危重点人群主动检测,提高公众了解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
2.任务分解。
2024年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范文 篇2
为了依法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进一步落实《XX市教育局20xx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不断推进“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XX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组织开展以“关注艾滋,关爱生命”为主题的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以达到认识艾滋、了解艾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优质的社会环境,创设健康的学习氛围。为保证世界艾滋病日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世界艾滋病日”期间开展以“关注艾滋,关爱生命”为主题的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中,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的各项规定,落实好《XX市教育局20xx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要求,深刻认识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真正把艾滋病预防教育工作,纳入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落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抓好“关注艾滋,关爱生命”为主题的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XX市已发现艾滋病疫情多年,在校学生已占患者很大比例的严重性。要采取有力措施向全体师生宣传艾滋病预防教育知识,增强师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了解,提高预防能力。加强对学校医务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培训,抓好日常预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氛围。
二、时间安排及主要内容
(一)宣传发动阶段 (11月18日-11月21日)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要按教育局的总体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保健医培训计划和对在校师生的宣讲计划。依据不同层面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防艾委讲师宣讲、组织主题班会、开展专题图片或是征文等重点宣传形式,提高教职工和学生认识、了解、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二)预防教育工作阶段(11月24日-12月3日)
一是各地(校)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一次中学校医、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题培训。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是学校卫生安全的第一道检验线,他们在学校健康促进、预防aids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医、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态度、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以及在开展教育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由防艾委讲师到学校宣讲。各地各校依据学生年龄的身心特点制定宣讲内容,要求通俗易懂,教育意义鲜明。三是各地校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当天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期达到师生有收获、有感悟、有震撼,将艾滋病日宣传系列活动推向高潮。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4日-12月9日)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要认真按照文件要求落实、自查。在系列活动期间,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各地各校进行检查指导,确保世界艾滋病日的系列活动取得实效。12月12日前各地各校将艾世界滋病日系列活动总结以电子版形式上报市教育局体卫艺科。邮箱: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校要把世界艾滋病日系列活动工作纳入日程,引起足够重视,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全面发动,严抓落实。结合本地(校)情况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手抄报等有效载体,大力宣传世界艾滋病日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师生正确了解艾滋、认真看待艾滋。
(三)密切配合,确保实效。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的原则,各地各校要密切与当地卫生部门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全力整治。同时,各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学校卫生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2024年预防艾滋病活动方案范文 篇3
一、范围
在全县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指自1990年至1998年期间参与有偿供血者)的筛查工作。通过宣传发动、群众举报、线索追踪等手段,充分掌握1990年以来参与有偿供血人员信息,确定实施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掌握既往供血(浆)人员感染艾滋病情况。
二、方法与步骤
(一)人员登记(x年2月1日-x年2月16日)
1、各乡镇、行政村两级组成专门调查队伍,重点依靠乡镇卫生院,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积极作用,实行层层责任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户登记填写《既往有偿供血员调查表》,并填写《既往有偿供血者登记表》。若没有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由户主签名记录在册。
2、凡登记在册但拒绝参与筛查的既往供血人员,先由各乡镇卫生院派人做思想工作,仍拒绝筛查的要记录在册。
3、对既往有偿供血人员中的外出者尽可能找回,长期离家外出或已经死亡者通过其家属或邻居进行调查,并在备注栏注明(死亡者要注明死亡时间)。
4、在充分掌握既往有偿供血浆人员信息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筛查乡镇。
(二)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筛查。(x年2月16日-3月8日)。
1、依既往有偿供血者登记册,对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的检测前后咨询和血标本的采集由县卫生局配合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同时抽调县级医院检验人员配合。标本采集使用负压采血管,采静脉血5ml,及时分离血清,并将血清封好置于-20度保存。
2、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查:在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实验室完成,初筛阳性者送省确认实验室确认。(3月10日-3月底)
3、凡初筛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做确认实验。
(三)阳性检测结果的通知与个案调查
1、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当面通知感染者,同时提供检测后咨询(咨询电话:)。所有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调查对象的检测结果。
2、对筛查中被确诊感染者和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时上报疫情。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在对感染者进行个案调查的同时,应对感染者的配偶和年龄小于14岁的子女进行登记,填写登记表,并采集静脉血,做抗体检测。
(四)在外地务工的既往供血者的调查与检测。 登记在册但在外地务工的既往供血者,由乡镇政府给本人发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回乡参加艾滋病调查和检测。对于难以回乡的,要求持通知信在务工地区的县(区)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参加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寄回县卫生局。
(五)数据收集、录入、整理和传输
1、数据收集:调查表及登记表由乡镇收集后于xx年2月17日前上报县疾控中心,县汇总后上报市疾控中心,血样检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和管理筛查数据库。调查问卷编号的市、县码按国标码统一标记,乡、村、户或个人的编码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定,调查问卷应注意编号的唯一性(即本县的同类调查人群中编号不能重复)。
2、数据录入:市疾控中心指定专业人员负责录入。每类调查人群对应一个独立的'数据库,数据库保存和命名采取全省统一命名方式。
3、数据汇总和整理:本次调查的所有调查表格的数据库录入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完成。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数据整理中若发现数据错误、空项或其它问题,应尽快联系数据来源单位及时更正。
三、组织实施
(一)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此次筛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镇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院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要实行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筛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强化职责,实行责任制
1、筛查工作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乡镇政府具体落实。
2、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技术指导组,为筛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的逐户登记工作由乡、村两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负责,各部门工作人员配合完成。
4、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均有市疾控中心负责,市疾控中心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县疾控中心,以便对艾滋病病人进行管理。
(三)加强督导检查,保证工作进度。县要成立筛查工作督导组,组织实施对各地筛查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
(四)时间安排。本次筛查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x年2月1日-x年2月16日):由各乡镇统一组织,通过宣传发动、群众举报、线索追踪等多种形式的调查,充分掌握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的信息,确定本乡镇重点筛查行政村。第二阶段为实施筛查、总结上报阶段(x年2月16日-3月8日):由各乡镇统一组织,对乡镇行政村需开展筛查的人员进行上报。县卫生局组织人员进行血样采集,并按要求将血样于3月10日前送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将3月底前完成监测和资料录入汇总等工作,并按时上报省疾控中心。
四、质量控制与督导评估
(一)筛查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参加全面筛查的登记、调查、检测等工作人员,都应认真进行相关的各类培训,使其具备开展此项工作的能力,县卫生局负责培训乡级师资力量,各乡镇卫生院负责对基层登记人员的培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对现场采血、血样保存、个案调查等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二)筛查过程质控
1、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检测质量,检测工作在市疾控中心艾滋病中心实验室进行集中检测。
2、实验室质控:接受省确认中心实验室对筛查实验室进行的质量控制。
3、每日调查结束,由调查组长对当日调查所有问卷进行核查,要检查调查表的完整性、逻辑性、编号唯一性等;对有问题的调查表,调查员负责及时弥补和更正。县卫生局设立质控小组,负责调查问卷的检查和复核,复核率至少达5%。
4、县卫生局将专门派出督导组对各乡镇的筛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验收。各乡镇要建立督导组加强对筛查工作的督导检查。督导、检查和验收的主要指标为: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的登记率、采血样率、初筛检测率、确认检测率、阳性者个案调查率、数据入库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