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搞好理论武装,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页7)_会议发言稿

其它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5-05-05 14:28:01 热度:°C

切实搞好理论武装,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

二要克服简单化理解的倾向,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一些同志仍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认为“三个代表”无非就是三句话,只要记住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就学好了“三个代表”;有的同志甚至把“三个代表”作为一个套语,当作标签到处贴,以为所有的问题因此就解决了。如果听任这种倾向继续下去,势必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甚至会导致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泛化和庸俗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有着深刻的内涵。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能浅尝辄止,必须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研究,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在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一方面,必须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前列,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以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主体,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的,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理论形态。由此不难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认识深刻、内容精深,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决定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沉下去,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和理论研究。一些党员和干部之所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糊涂认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仅仅从字面上肤浅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没有领会其科学内涵。另一方面,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离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就不可能实现理论突破,就不可能提出诸如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把财产的多少作为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要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等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就不可能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全面把握其与时俱进的科学性、革命性、批判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作简单的公式裁剪生活,才能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检验、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理论创新的新篇章。

三要克服空洞化理解的倾向,系统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不是教条,而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验而创立的。离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就不可能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搞脱离实践的空洞说教,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党的历史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经验的学习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为此,必须深刻领悟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简单的概念堆积,而是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众所周知,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多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执政党的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执政的共产党从理论上回答和阐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不仅是党的领导层,也是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搞清楚的理论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上努力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同时,根据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状况的巨大变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党和国家向前发展的需要。由此,才使我们党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只有深刻理解多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全面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根据,才能更真切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现实性,从而不断坚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念。必须深刻认识其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远离群众的书斋哲学,不是脱离现实的空谈哲学,而是实践哲学。它产生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离不开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又不能因此陷入空洞的争论,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空洞的争论徒劳无益。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功夫下在指导和推动实践上,确立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成果说服人、教育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也在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变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是联系新的实际,分析活的现实,把“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检验各项工作和政策方针成败得失的标准,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要把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页,当前第7页12345678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