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推荐3篇)

其它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5-02-21 15:58:01 热度:°C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推荐3篇)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伞型,并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伞面。

2、能快速、光滑地剪下自己设计的伞,并粘贴在画面的合适位置上,注意合理布局。

3、知道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活动准备:

1、背景图(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粘贴好上一次画好的雨中的路人),2、音乐,录音机,3、

粗细黑笔,蜡笔、粘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下雨啦》

1、律动入座

2、音乐情境导入

3、教师小结 :下雨啦,人们都撑起了雨伞!

二、说一说

1、你见过什么样的伞?

2、你喜欢什么样的伞?

三、画一画

1、请画下你喜欢的伞的轮廓

四、剪一剪

1、请剪下小伞

2、请撑伞走一走

五、穿新衣

1、认识操作标记: 第一组是黑白线条装饰;

第二组是黑白线条与蜡笔结合装饰;

第三组是黑白线条与剪贴结合装饰。

2、自由选择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布局

3、撑伞走一走

六、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去送伞

1、展现故事情境境,移情想象

2、送伞活动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活动准备:

1. 名画欣赏:《母与子》

2. “儿歌”:《小板凳》

3. VCD磁带《小板凳》

4. 蜡笔 书面纸 剪刀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名画《母与子》,请幼儿猜一猜:

——画中有谁?猜猜这个阿姨是这个孩子的什么人》?为什么?

二、和幼儿一起欣赏VCD,念唱儿歌《小板凳》。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妈妈平时很照顾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跟她说谢谢呢“

——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感谢妈妈的?

——与幼儿讨论向妈妈表达谢意的方式,如捶背、帮忙拿东西,送卡片……

四、 制作心意卡,想妈妈表达感谢。

——协助幼儿将书面纸对折。画上心形剪下来,并画上对妈妈的感谢;帮幼儿写上给妈妈的甜甜话,回家时送给妈妈。

——一边制作一边欣赏儿歌音乐。

五、 请幼儿回家除了送爸爸妈妈礼物外,也帮爸爸妈妈捶捶背或做点其他事。

区域活动:

1、 美工活动区

展示名画《母与子》,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传递的母子情。让幼儿画画母亲和自己。

2、 语言活动区

将儿歌制成挂图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改编儿歌。例如:小沙发,真舒服,我请爸爸歇一歇,我给爸爸捏捏肩,爸爸说我乖宝宝。同时,将幼儿自编的儿歌记录下来。

活动评价:

1、 会念唱儿歌

2、 会至少使用两种方式表达对妈妈

大班艺术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篇3

一、 活动名称:夸张画

二、 班况分析:

本班幼儿为大班幼儿,大班幼儿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的掌握较好。但在几次的欣赏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画面上的情节能富有想象的描绘,但对画面物体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却有很大的难度。这说明幼儿在欣赏中没有掌握运用概括的方法,在自身作品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有趣的夸张画欣赏活动,让孩子们从夸张的画面上能很容易的去感知概括人物的形态、特征。并理解如此设计的目的。力求使孩子运用夸张的技法描绘人物动作,形态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并初步感受夸张艺术表现形式的美。

三、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中人物五表情与形态的夸张,并理解画面中的夸张绘画所表达的意义;

2、 通过欣赏,初步尝试夸张画的练习。

四、 活动重点:能够通过欣赏感知画面人物表情、形态上的夸张处,并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欣赏,寻找可夸张的因素,并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

五、 幼儿经验准备:

1、 欣赏过卡通画作品,并能较好的理解作品;

2、 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

六、 环境材料:

1、 夸张画“两个人”

2、 彩笔、画纸

七、 活动过程:

(一) 引入环节:

1、出示夸张画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怎么了?“启发幼儿从画面寻找原因,并进行猜想。(此部分使幼儿对欣赏产生兴趣,即可以启发幼儿从人物表情,动作上去猜想和判断,那他们猜想、判断的依据就是他们观察到的夸张之处。)

2、出示夸张画2,提问:“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鼓励幼儿猜想事情的原因以及夸张画1和夸张画2的联系。(启发幼儿从人物的情节夸张处去构思故事的原因或结果)

3、 幼儿讲一讲“两个人”的故事,并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4、教师介绍夸张画,并引导哟额再次寻找画面的夸张处,提问:“他们为什么把嘴画的这么大?”“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理解夸张的作用,为幼儿的创作做铺垫,完成教学重点。)

(二) 创作环节:

1、 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一些情节中人物的特点,并找到可以夸张的因素,引发幼儿想一想自己要创作一张什么样的夸张画。

2、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三) 分享作品环节:

讲一讲我的故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