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教研室工作计划(推荐3篇)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4-12-18 09:26:01 热度:°C

大学的教研室工作计划(推荐3篇)

大学的教研室工作计划 篇1

一、日常教学组织工作计划:

1. 开学前:各老师准备好教材、教学课程大纲、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教案,大学教研室工作计划。大纲、进度表、课时计划在开学后一周交至系教务办。

2. 开学二周后:对所属教师的教案、大纲、课时计划要审定和检查。

3. 安排晚自习辅导答疑,每位教师每周一晚上。

4. 安排教师指导学生的导师的学生名单,要求每位教师要经常与被导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谈心等。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心理与身体、学习共同健康成长。

5. 组织公开课观摩,特别是青年教师最少有一次公开课和参加讲课比赛,集体讨论各种教学方法,尽量推广最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和多样化。

6. 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多听课,多向其它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并且有记录。

7. 教研室主任要对每位教师进行听课,掌握教学动态,检查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8. 期中教学检查:对每位教师的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听课等进行检查,结合学校的教学检查,对位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且上报教务处和留系存档,工作计划《大学教研室工作计划》。

9. 期末考试、出卷、监考、阅卷工作

(1)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程要负责出A、B两套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两套试卷相同知识点不能超过30%,要逐步建立每门课程的试题库。

(2)监考要严肃、认真、负责安排、公正无私、关心爱护学生。要有成绩分析和试卷分析,以符合“正态分布”为理想试卷。最后上报系教务办并报校教务处。

二、实验实训课管理:

1. 实验课:有条件的要达到100%的实验开出率,要有预约记录、实验记录和学生的实验报告书,期末一并交至系存档。

2. 实训: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也要存相应记录并存档,要求有学生的实训鉴定、记录、结果一并存档。

三、毕业论文安排:

1. 每个学生要有一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 毕业论文的题目尽量一生一题,不要重复。

3. 毕业论文要有多次修改的记录, 要有评语并存档。

四、各种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五、安排一次或以上的学术讲座。

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每学期的教研论文要存至个人业务档案里。

七、制订本学期的科研课题和计划。

八、上报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和计划。

(1)已报校级精品课程的《药理学》准备报省级。

(2)准备报《有机化学》为校级精品课程。

九、制作多媒体课件。

十、组织参编、主编各种教材、讲义和实验指导书。

十一、完成其它工作的计划和协调工作。

十二、组织学生对各老师授课进行考核,并结合期中教学检查记入考核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指标之一。

大学的教研室工作计划 篇2

为了落实学校有关教学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一、学期工作重点能力,大学化学教研室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抓日常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意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抓起,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成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

2、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室活动,交流和探讨教学经验,鼓励教师相互听课;针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可更好的吸取良好教学经验。坚持开展周一下午的教研组活动,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对各自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

3、开展1-2次教学以外娱乐活动,方式等教研室成员共同商定之后再定。

4、加强课程建设。本学期计划组织1-2次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讨论会,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进行讨论,以使更加科学合理。

5、积极开展新课教师的公开教学和老教师的公开示范课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以老带新”的局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7、在本学期最后阶段,组织讨论有关期末考试出题的安排,并总结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等。

二、本学期的活动计划

第几周、工作内容:

1-2 初期教学检查,地区科技局课题申报交流

3-4 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各类大纲的编写讨论;集体备课

5-6 组织年轻教师随堂听老教师课;

7-8 集体备课;教学相长会

9-10 提醒将要进行中期教学检查

11-12 集体备课;开展一次茶话会(或娱乐活动)

13-14 相关课程建设的讨论

15-16 期末试卷的出题的讨论和安排;集体备课;提醒将要期末终期检查

17-19 期末教学检查和下学期教师任务安排等

大学的教研室工作计划 篇3

201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开启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更是科尔沁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一年。教研室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找准我室党建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的结合点,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我区教育科研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贯彻xx大精神为主线,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推动我室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分层次设专题,深入学习xx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把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刻领会xx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1.抓中心组学习。

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紧密结合我室工作实际,组织好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xx大精神,以学习为抓手,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班子集体。

2.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

以提高党员素质、体现先进性为重点,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xx大精神和《新党章》以及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使党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3.抓教职工学习。

每月组织教职工学习一次,要与教研培训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树立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师德形象,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水平。

(二)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为落实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不断增强政治核心的意识、战斗堡垒的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1.围绕教研室三年发展目标积极努力,不断提升教工的思想素养,激发教工的工作热情,发展教工的工作能力。

2.继续围绕“信息整合”“学科教研联合体活动”等项目,进一步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1)进一步明确行政岗位分工,强化行政岗位责任制。

(2)强化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集体议事制度,逐步建立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保证领导班子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

(3)狠抓作风建设。继续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警示教育,端正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各项工作要求与任务的意识,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4)开好党政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自觉接受党员的批评监督,发挥集体领导作用。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抓好党员的组织生活。每次组织生活前都要精心准备,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努力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

(2)加强党员管理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成为我室的骨干力量,提高思想认识,真正自觉地、积极投身于各项改革活动中去,在各自的岗位上多一点奉献,真正成为群众的表率。

(3)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学习走在前、团结走在前、课改走在前、工作走在前。

(4)抓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提升思想境界,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

3.抓好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升教职工人文素质。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也是推进课改的关键。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促进教师学习型团队形成,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人文素养。

(1)加强师德建设。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管理工作的首位,促进师德教育常规化、制度化,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促进专业发展。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安排好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与教研组长的师徒结对活动。

(3)加强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四)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将党的先进性建设贯彻始终。

1.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做到党员教育、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

2.要认真落实党内制度,按时召开支部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民主生活会,不失时机的上好党课。坚持党员的组织生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领导班子以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团结和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为导向,以树一流标准、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真正成为团结带领广大教师开拓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创出特色,收到成效。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增强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始终站在新课改的最前沿,做推进素质教育、弘扬高尚师德、献身教育事业的典范。

3.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基本程序》,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

4.制定、完善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修订、完善有关教育科研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民主管理实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