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推荐3篇)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按照学校及科组的教学计划和要求,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教学模式,坚持践行“三十二字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切实把教学质量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四单元组成。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是本册书公民教育的起点,包括“我们都是公民”、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保障公民权利”三个课题,课题之间紧密相连,层次分明。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包括“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维护人格尊严”、“保护个人隐私”三课。主题探究“尊重人身权利,感受法律尊严”贯穿始终,并适时阐明道德要求和心理需求。本单元居于承
上启下的地位,是第五单元内容的深化,也是后两个单元内容的起点。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的主题是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由“维护受教育权”、“维护财产权”、“维护消费者权”三课构成,本单元内容是第五单元的拓展和延伸,与第六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学习内容的主体部分,为第八单元作了铺垫。第八单元《我们的社会责任》由“社会合作与公平”、“社会规则与正义”、“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四课组成,本单元在前三个单元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学习关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规则,明白不同社会身份的个人负有不同的社会责任,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负责任所要承担的代价以及负责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树立对社会负责的意识。本单元是全书的落脚点。
三、教学措施:
1、继续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尽快摸索出一条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实际的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2、同科教师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好教学科研工作。
3、课前要深入钻研新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4、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5、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6、组织管理好学生,注意培养学习活动的积极分子,利用积极分子带动全班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
7、协调好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8、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9、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0、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11、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1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13、积极参与每周定期的科组活动,参与集体备课及主题探究的讲座,努力把教学搞好。
14、努力消灭低分率,提高优秀率。
15、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充实和提高自我。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同学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同学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
1、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加深对共产党的热爱。
2、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3、要同学明白,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以和它所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这些虽然同学并不注意,但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得到的。
4、了解我国的经济开放的政策、历程,以和现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国际组织。
三、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同学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和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和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同学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同学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同学,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时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局部同学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四、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和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同学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局部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溢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同学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同学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身手。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品社课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只使同学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同学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实际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进度:
周次课文课时备注
1从四大发明说起2
2、圆明园在哭泣2
3、悲愤的吼声2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
5、春天的故事2
6、期中检查,检查反馈2
7、走进新时代2
8高峡出平湖2
9西部大开发2
10日新月异的交通2
1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
12国际组织2
13期末复习2
14期末检查2
15检查反馈2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篇3
一、全册教材分析
全书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1---4课)主要是进行校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教育,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小学生必须遵循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做学校的主人,尊敬教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爱同学,相互帮助,热爱科学,勤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单元(5---8课)主要是进行公共生活中道德规范教育,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小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自觉爱护公共财物,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第三单元(9---13课)主要是进行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教育,小学生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懂得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懂得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知道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热爱和平,从而培育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分忧,为国效力的世纪新人。
二、全册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必须遵循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做学校的主人,尊敬老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友爱同学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热爱科学,勤奋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小学生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维护公共安全,自觉爱护公共财物,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3、对学生进行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教育,小学生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懂得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懂得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知道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热爱和平,从而培育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分忧,为国效力的世纪新人。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的措施,
1、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此激发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提高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坚持正确引导。
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3、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
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格言,举办展览,观看电影,等活动,并安排学生写调查报告,总结等,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究时效,
4、教学中多鼓励,多表扬,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以身作责,为学生做表率。
5、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参加讨论,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辨析正确与错误的能力,
6、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